科学课
器材
四下
五上
试卷
五上期中试卷分析
评语
复习与整理
【单元复习】教科版《科学》五上第一单元《光》
【单元复习】教科版《科学》五上第二单元《地球表面的变化》
【单元复习】教科版《科学》五上第四单元《健康生活》
三
五上第1单元
五上第1单元
微课
五上第1单元
24秋小学科学上册教学资料
1教科版2上科学
1教科版3上科学
1教科版4上科学
01 核心素养教案
02 教案课件
03 教案+计划
1新教科版5上科学
[01 核心素养教案]
[02 教案+课件]
[03 教案+教学计划]
[04 习题试卷]
[05 实验报告]
06 实验视频
[07 活动手册+答案]
[08 知识归纳]
[09 作业本参考答案]
[10 电子课本]
[11 教学视频]
[12 赠送]
上课实验照片
1新教科版6上科学
家长会
25春小学科学上册教学资料(五年级)
5.1生物与环境
5.2船的研究
5.3环境与我们
5.4热
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
-
+
首页
家长会
五上20241128 [【附件】家长会科学来老师.pptx](/media/attachment/2024/11/%E5%AE%B6%E9%95%BF%E4%BC%9A%E7%A7%91%E5%AD%A6%E6%9D%A5%E8%80%81%E5%B8%88.pptx) ### 一、本学期期中科学学科素养评价情况 (1)公布对应班级的优秀人数,良好人数,合格人数。提醒家长注意学生在哪个档次中。在统计中,501班优于2班 (2)但在前二十名占比中2班人数多于1班,说明2班高分人数多。盒须图的前25%是2班更加好。 (3)上学期期中(四年级第2学期期中)与本次对比 ,501绿点(70-80)的减少了。有提高。502班成绩分化开始明显了。 ### 二、五年级的科学,学了什么? 光(直射、折射、反射、色散),地球表面的变化(地形及特点、形成的原因),计量时间(日晷、水钟、钟摆),以及正在学习的健康生活单元。 小学科学所学习的知识,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要求我们的学生能用科学的知识解释与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。 比如,我们看到天上有蓝天白云绿树,水中也有蓝天白云绿树,这是反射。同时,我们看到水中还有鱼在游动,这是折射。有的家长就在想我知道了,有的家长这我已经知道了。这个也是学生的学习状况。这是最基本层次的要求-知道或了解。有些家长,为什么这是反射,为什么那又是折射?在心里马上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和构建新的知识点。这已经掌握的层次,可以说是会学习的的表现。接下来,我们讲到第三个问题。 ### 三、科学,怎么学?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,一定包括知识的记忆与知识的应用两个方面。最简单的表现就是背知识和做题目,那我们就看,小孩子能不能到组长或家长哪里背出来,做作业或考试做对了多少。当然,我不是说这个方法不对。我不能用科学的学科要求来看待语数英三门学科。对于科学课来讲,基本的概念是相当重要的,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;而应用一定要依靠基本概念的。我也会强调学生背诵,每堂课之前,我都会让学生在老师没有进教室之前的时间读背易记本上的知识。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是很大的,有些同学对知识过目不忘。这可能还不是最强的,我听到过这么一个学生,502水思源的哥哥,上课注意力不是很集中,英语老师上课时讲过一个单词,他就随耳这么一听就记住了,考试时只有他写得出来。我有时上课时,也偶尔会问上一节课随口讲过的一个知识点,也是只有个别学生能回忆出来。当然,这是正常的现象。也不是我们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。因为这太困难了。但是,我们还是有一些学生,老师在反复强调这个知识点后,过3-5分钟就忘记了的。 我们先来看我们今天在课堂上的脑力测试(这是关于第4单元第4课身体的总指挥--大脑能够什么的内容教学的一个测试) 图一,多花10秒时间,学生能记住更多的内容。(具体你的孩子的记忆能力有多强,可以去看学生作业本上的数据) 图二、说明两个班的学生在记忆能力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。 我们希望学生在学校的教学中不仅仅学到的仅仅是知识,更为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方法。我们叫作双基,即基础知识与基础本方法。小学阶段,我们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与基础本方法。到了大学,老师可能几节课就把一本书的方法教完了,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自学完成这本书的知识的学习。所以我们家长也需要帮助学习去构建学习知识的方法。 那没有基础的知识点,你又怎么去解决应用的问题。所以我们到底怎么学习科学课? #### 从小孩子现阶段的年龄特点,帮助他们构建科学知识。 ##### 举例说明教学的知识的教学方法 (1)比如什么是光的直线传播。光在均匀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。一方面,强调是均匀的物质。举例说明不均匀的物质。另一方面,帮助学生建立考试的方法,如本题为判断题。 (2)光的折射: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,光的路线发生了变化。 光的折射: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,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现象。 这两种定义哪个好?学生更能理解哪种定义?怎么教?两个定义都强调了一个关键词语“斜射”,由此想到直射时又是怎么样的。我们再来看看怎么考这个概念? ##### 家长如何帮助学生整理与有知识。 (1)通过预习,提前了解知识点。易记本,是每课的知识点,以填空的形式出现。学生可以提前完成下一次上课内容的学习。(有的只是抄写,有的只是做不对答案,这些都是不对的。正确的方法是自已做,不会的可以空,再对答案) (2)通过图形,帮助学生记忆知识。我国的地形特点。 (3)通过关键字,结合图形帮助学生记忆知识。例潜望镜步骤 (4)组织有意义的语言,记忆知识,并进行理解与推导。 (5)通过对比,抓住知识的难点,理解知识。
laowuli
2024年11月28日 21:05
转发文档
收藏文档
上一篇
下一篇
手机扫码
复制链接
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
复制链接
Markdown文件
分享
链接
类型
密码
更新密码